2020-01-05 ↔ 3226阅读
益生菌类药物为什么不使用肠溶片
医学界有一个共识:很多消化问题都是因为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道里的细菌数量以公斤论,种类可达数百种,复杂程度远超地球上的人类种族。这些细菌之间一旦发生战乱,我们的肚子将安宁不保,腹泻、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便会接踵而来。
为了应对此问题,医生常常建议我们“调节肠道菌群”。肠道菌群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服药,二是食疗(例如:喝酸奶)。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摄入较高数量的益生菌。不过,对于食疗的方式而言常常有两个争议:一是食物中的活体益生菌数量够不够多?二是究竟有多少益生菌能够抵御胃酸的杀戮而到达肠道?面对这两个问题,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酸奶等食物(主要是指规模化生产的成品食物)中的活体益生菌数量少之又少,再加上胃酸的阻隔,对于肠道益生菌的调节几乎无用。于是,很多人放弃利用食物调节肠道菌群的想法,转而使用“金双歧”之类的益生菌药物。与酸奶等食物相比,“金双歧”等益生菌类药物中所含的活体益生菌数量更多,菌株更加标准,要比食物中的益生菌更加“专业”。但也有一个疑问:益生菌类药物常常都是口服药,既然是口服药,就要像酸奶一样经过胃酸的洗礼。胃酸是一种强酸,强酸是益生菌的天敌。在强酸的攻击之下,能够真正进入肠道的益生菌少之又少,实际效果如隔靴搔痒,很多人因为无效而放弃。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胃酸会对益生菌的活性造成影响,为什么不给药物包一层耐酸的外衣,像“肠溶片”那样让益生菌到达肠道后再暴露身份?
据我们了解,所谓“肠溶片”,只不过是给普通药片包上一层耐酸的衣膜,工艺并不复杂,原料也不昂贵。我们还曾了解到,“金双歧”之类的药物厂商还曾探索过使用“流化床侧喷微囊制备”之类的技术为益生菌药物赋予肠溶特性。
“肠溶片”技术易如反掌,药厂为何弃而不用、大费周折?症结依然在于益生菌的副作用。益生菌首先是一种细菌,这种细菌不受控,如果大量在肠道定植,依然会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其中的副作用难以预料。好在从来不会有细菌可以直接到达肠道胡作非为。人体肠道在孕育之初是没有那些所谓的益生菌的,婴儿肠道中的益生菌全部来自于婴儿的食物,全部都要经过胃酸的“劳动改造”才能到达肠道。
在这套机制的启发之下,医药专家自然也不会轻易绕过胃酸这道天然屏障、让未经“劳动改造”的细菌悍然闯入,这应该也正是医药市场上很少出现益生菌肠溶片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关注(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