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 1420阅读

骨质疏松的类别和病因

人体骨骼由无机物和有机物两部分构成,无机物主要包括水和钙盐(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氯化钙等),是骨骼的韧性担当;有机物主要包括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它们赋予骨骼一定的弹性和活力。就骨质疏松而言,无机钙的流失首当其冲,骨骼因此而变得空隙遍布、没有韧性,随之而来的便是有机物的流失,骨骼又因此而失去弹性和活力。
骨质疏松是引发骨折(包括骨折后不能愈合且难以固定)最重要的原因。

骨的构成

根据骨质疏松的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年龄、营养不良等生理原理引发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疾病诱发的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等类型;继发性骨质疏松则主要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类。骨质疏松的类型及病因如下所列。

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

1、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质的合成和分解受内分泌系统控制。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使钙质的吸收和利用率下降(而骨骼中钙的分解速度却没有变慢),于是逐渐引发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往往是全身性的,最易引发脊椎和前臂远端骨折。
2、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减少,代谢功能退化,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久而久之便会出现骨质疏松。多见于70岁以上者,女性多于男性,最易引发髋部和脊椎骨折。
3、特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通常是指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多发生于8-14岁快速生长期的少年儿童,可能会伴有突发性的骨痛及外伤后的骨折;另外还包括成年女性闭经前、成年男性60岁前发生的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多因不同类型的疾病而起,这些疾病并不直接造成骨质疏松,但却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诱发全身性或局部性的骨质疏松。内分泌功能异常、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骨折、感染、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等原因均可引发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如下。
1、慢性全身性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炎、HIV(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肠炎等疾病均可能会通过降低体能、大范围炎症、营养阻断等途径诱发骨质疏松。
2、内分泌功能紊乱引发的骨质疏松。骨质的形成和分解由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如果内分泌功能紊乱,就有可能会使骨质的分解和合成不均衡,并诱发骨质疏松。运动性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均可能会诱发此问题。

内分泌器官(甲状腺)

3、代谢性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糖尿病会使钙排泄增加(钙随糖及尿液一起排出),使蛋白质合成效率低下,还会使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因素会影响骨质的合成、增加骨质的流失,造成骨质疏松。
4、药物原因引发的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肝素、免疫抑制剂、甲状腺素等类型的药物都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
5、营养性问题引发的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营养不良、酗酒等原因都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
微信扫码关注
(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公众号二维码

0 个回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