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 5429阅读
下肢截肢的类型及适用的假肢
下肢截肢可发生于从脚趾至骨盆的任何位置,其实施原则有三个:一是清除毁损的肢体,二是选择可以承重的、易于安装假肢的、不对残肢和其他部位产生负面影响的截断部位,三是保留尽量长的残肢。上述三条原则中,其一是首要原则,是截肢术的核心和根本;二是前提条件,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更好假肢使用条件;三是必要条件,应在符合前两者的情况下尽量遵循。
基于上述三条原则,结合康复与工程方面的应用现状,下肢截肢的方式及适用的假肢如下所列。
足部截肢
1、第2-4趾的截肢。通常是将整个脚趾完整截除,即便只是远端趾骨毁损,为了避免后续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依然要将中节和近节趾骨一同截掉。 2、大拇趾的截肢。尽量保留更多的长度。 3、跖骨截肢。从跖骨截断,尽量保留更多跖骨。 4、跗骨截肢。根据毁损情况和假肢设计,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跗跖关节离断,即Lisfrane(利斯弗郎)关节离断;二是从舟骨和骰骨以下截断,即Bona-Jager(博纳耶格)截肢;三是更高位置的、从舟骨和骰骨以上的关节截断,即Chopart(肖帕特)截肢。 5、足部假肢。如果只是单个足趾或少数足趾的截肢,可以使用硬鞋垫、平底补缺鞋等方式加以辅助;跖骨截肢的情况下,应以避免畸形、保持足底均衡受力为目标,恢复良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鞋垫和鞋子的改造获得不错的功能;跗骨截肢、尤其是较高位置的Chopart(肖帕特)截肢,应在手术阶段及术后康复阶段充分考虑肌肉力量的均匀,避免术后的跖屈、内翻畸形,与此同时,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固定于中足、足跟及小腿的假半脚来保持平衡、分担压力。踝关节附近截肢
踝关节即距小腿关节,由小腿的胫骨、腓骨和足部的距骨构成。根据位置和手法的不同,踝关节附近的截肢主要有Pirogoff(皮罗果夫)和Syme(赛姆)截肢两种类型。 1、Pirogoff(皮罗果夫)截肢。截取胫骨和腓骨末端的内外髁,将部分跟骨上移与胫骨和腓骨残端进行融合以形成更加稳固的接触面。 2、Syme(赛姆)截肢。截断位置更加靠上,直接通过胫腓骨残端承重。 3、踝关节假肢。踝关节截肢后,通常要使用踝髁悬吊、残肢末端承重、踝足功能部件可选的赛姆假肢。小腿截肢
小腿截肢是指发生于膝关节以下、踝关节以上的截肢。小腿的纵向范围大,根据残端长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截肢、中等长度截肢和短截肢三种类型。 1、长截肢是指接近于胫骨平台的截肢,通常要保留髌韧带、摘除腓骨。 2、短截肢则是指小腿末端二分之一、靠近于踝关节的截肢,这类截肢应充分考虑残端的负重能力、神经血管分布等因素。 3、中等长度截肢则是指小腿中部到胫骨平台向下约8CM位置的截肢,这个范围的承重能力强、软组织包裹好,往往要比长截肢和短截肢更便于假肢的使用。 4、小腿假肢。根据假肢接受腔的不同,小腿截肢后通常有三类假肢可选,一是带有大腿皮套及膝关节绞链的传统假肢(很少在用),二是悬吊于髌韧带及股骨粗隆的新型小腿假肢(技术成熟、效果较好),三是硅胶衬垫型的、不依赖于悬吊装置的全接触型小腿假肢(效果良好,对工艺及装配水平的要求较高)。膝关节截肢
通常都是直接从膝关节处截断,髌骨要摘除或融合于股骨,小腿全部摘除。 膝关节截肢后使用固定于大腿、股骨末端承重的膝离断假肢。大腿截肢
大腿截肢是指位于髋关节以下、膝关节以上的截肢。大腿周围的软组织丰富,在充分考虑假肢对血液循环、神经组织的影响等因素以外,大腿截肢应尽可能保留更长的残肢。另外,大腿截肢时应充分考虑髋关节内收与外展力量(外展力量会更大)、伸展与屈曲力量(屈曲力量更大)之间的平衡关系,避免畸形。在假肢的设计和装配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股三角区域及残肢远端的血液及淋巴循环情况。 根据接受腔的不同,大腿假肢主要有悬吊式(需要悬吊于肩或腰部)、坐骨支撑式(通过坐骨结节承重)和坐骨包容式(通过整个坐骨承重)三种类型,在工艺和制作水平良好的前提条件下,坐骨包容式的大腿假肢更加舒适、高效。髋关节附近截肢
1、小转子以上的股骨头截肢。保留小部分股骨和完整的股骨头。 2、髋关节离断。保留完整骨盆(包括坐骨),股骨全部摘除。 3、半骨盆截肢。除了股骨和大腿,还要切除坐骨和部分髂骨。会对坐姿及对侧功能造成更多影响。 4、髋假肢。髋部截肢后需要使用髋离断假肢,这类假肢固定于骨盆和腰腹部,在设计精良、装配稳定的情况下具有不错的承重功能。微信扫码关注(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