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4 ↔ 2811阅读
深入了解颈椎的PNF运动模式
PNF治疗技术将颈椎、上肢、下肢、躯干等部位的运动方式分别归纳为2对(4种)运动模式。每对运动模式包括2种运动模式,这2种运动模式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互为拮抗,运动轨迹互为对角线,互为起始点。将这样的4种运动模式应用到训练和治疗过程中,可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让肢体得到全面的功能训练,是PNF治疗技术的精髓所在。
与上肢和下肢相比,颈椎的运动模式相对简单,但却一样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1、对于中枢受损者而言,头颈运动有助于引导和强化其他肢体的运动;
2、对于头颈和肩部功能的锻炼有良好效果;
3、有助于改善颈椎、胸椎及肩胛带的功能障碍。
颈椎的运动模式相对简单,即便没有治疗师辅助也可实施,甚至可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颈椎操应用于工作和生活当中。
四种运动模式
PNF治疗技术将颈椎运动模式概括为2对、4种运动模式,分别是: 1、前屈-右侧屈-右旋,后伸-左侧屈-左旋。这一对运动模式的方向正好相反、彼此拮抗,运动轨迹却在同一条斜线上(从左后到右前,以及从右前到左后),在训练过程中前者的终点可作为后者的起点,后者的终点也可作为前者的起点。 2、前屈-左侧屈-左旋,后伸-右侧屈-右旋。这一对运动模式也是一样的情况,二者运动轨迹形成的斜线刚好与上面那对形成交叉。治疗要点
1、体位。患者通常采用坐姿,也可采用仰卧(有助于翻身和坐起训练)、侧卧(有助于消除屈伸过程中的重力因素)、肘支撑俯卧位(增加屈伸的重力因素)。在实施某一运动模式时,运动的起点应位于与之配对的运动模式的终点,例如:前屈-右侧屈-右旋模式的起点,应该是颈椎的后伸-左侧屈-左旋位。为了能够在运动方向上平顺地、不间断地施加阻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观察,治疗师应位于运动模式中伸的那一侧,例如:在前屈-右侧屈-右旋和后伸-左侧屈-左旋的模式中,治疗师应站在左侧,在前屈-左侧屈-左旋和后伸-右侧屈-右旋的模式中,治疗师应站在右侧。 2、运动次序。无论是屈、伸、侧屈还是旋转,都要先运动上面的颈椎及头部(远端),然后再与下面的颈椎乃至胸椎(近端)进行协同运动。 3、手法。治疗师的双手可抓握于患者的下颌和头部,位于下颌的手主要对头部及上层颈椎的活动施加阻力或引导,位于头部的手主要对下层颈椎乃至胸椎的活动施加阻力或引导,双手要进行配合协作。应用举例(屈-左侧屈-左旋模式)
1、患者坐立,治疗师站于其右后侧。患者头颈在后伸-右侧屈-右旋的体位;治疗师右手各指尖握于患者下颌下方,掌心朝上,右手扶患者额上偏左侧,并用双手配合将患者头颈向对角线的方向牵引,以辅助动作的“启动”。 2、让患者收下巴、看向左髋部,使远端的头颈运动,治疗师同时根据情况施加阻力;紧接着让患者“向左前方低头,同时向左转脖子”,同时对前屈、左侧屈和左旋的动作施加适当阻力,直至终末点。到达终末点时,患者的鼻子应朝向其左髋部。 3、如果要实施与之相反的伸-右侧屈-右旋的模式,可将此终末点作为起始点。方法相同,只是运动轨迹及阻力方向相反。 4、屈-右侧屈-右旋和伸-左侧屈-左旋的模式也是相同的方法。微信扫码关注(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