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方关节镜稳定术后康复方案 | JINLAIBA.COM劲来吧

肩关节后方关节镜稳定术后康复方案

时间:2021-03-07 / 作者:胖头鱼 / 分类:运动康复 / 浏览次数:1,142次 / 0个评论 发表评论

肩关节后方不稳定通常与肩关节后方的软组织及骨骼损伤有关,常见的症状有肩关节后方的疼痛、脱位半脱位、失稳失控、弹响、阻滞等。如果符合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则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如果只是小范围的修复,只需要进行相对简单的关节镜手术并进行较短周期的康复训练;如果是大面积的修复和重建,则需要实施如下较长周期的康复训练。

肩关节后脱位

第一阶段:术后0-4周


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愈合并控制疼痛,需要制动,不允许进行肩关节活动。
1、针对肘关节进行被动的0-130度屈曲,进展到主动屈曲;前臂的旋前旋后。
2、进行握力练习。

肩关节制动

第二阶段:术后4-8周


此阶段可进行被动及主动ROM练习,进行力量强化和神经肌肉协调性训练;在训练之余继续制动;控制疼痛和炎症。
1、在前屈120度、外展45度范围内进行被动ROM,进行耐受范围的外旋,以及轻柔的内旋;可进展到主动+辅助的ROM练习。
2、仰卧屈肘状态下用等长和小抗阻的方式进行内外旋PNF训练。
3、以闭链的形式进行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

肩部闭链力量训练(钟面练习)

第三阶段:术后8-12周


在此阶段获得绝大部分ROM,继续增加力量和稳定性。
1、进行屈曲160度、外展70度范围内的被动及被动+辅助ROM,逐步获得完全外旋、以及中立位大部分的内收ROM;可逐步进展为主动ROM;在12周内争取获得全范围无痛ROM。
2、PNF训练。在第三方辅助下,利用等长和轻柔抗阻,进行仰卧位屈肘状态下的PNF内外旋训练(方法同第二阶段,可增加难度)。
3、稳定性训练。在俯卧位进行单侧肩胛骨稳定训练;在站姿位进行肩胛骨的稳定性训练(肩胛骨的内收、回缩等动作,以激活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可以利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练习);肩胛骨的前伸训练(前锯肌)。
5、力量训练。轻柔肩袖等长训练;闭链强化训练;小负荷哑铃等张练习(全平面)。

弹力带

第四阶段:术后3-6个月


在此阶段中不断提升力量、耐力和神经肌肉协调性,保持全面ROM,确保关节稳定。
1、继续通过练习保持全面无痛ROM。
2、肩袖和关节囊稳定肌的强化训练;小抗阻、高抗阻的上肢耐力训练;二、三阶段的PNF训练(可增加难度);仰卧胸前投掷训练,根据情况进展到过顶投掷训练。
3、坚持进行关节度、力量、协调性和稳定性训练,以求在12月时获得全面恢复。
4、如果在训练中出现轻微失稳迹象(例如:异常的持续疼痛),需要根据情况回退到更早阶段的训练中。

仰卧于瑞士球进行抛球训练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劲来吧”参与学习讨论
也可以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后关注

请发表评论(无需注册)

你的昵称(可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