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 2092阅读

止痛方法盘点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体的疼痛就像是汽车的异响,很难彻底消除,也许给发动机舱加层隔音棉,或者把车窗关严实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引发疼痛的原因很复杂,有些疼痛应对起来非常棘手。甚至有人认为,疼痛并不一定与其他疾病相关,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应对这种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止痛药。

口服药物止痛

口服止痛药是最常见的止痛方法。可供口服的止痛药有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中枢镇痛药、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另外,某些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甚至安慰剂也有止痛效果。
口服止痛药主要通过肠道内的毛细血管吸收,也可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某些特殊的止痛药可舌下含服),当药物有效成分被纳入血液方可起到止痛作用。
口服止痛药的优点是方便安全,且可通过辅料实现缓释和控释效果;缺点是起效慢,血液浓度与消化功能、服药时机、代谢功能等相关,个体差异比较大,并且无法做到局部止痛。

口服类止疼药

注射止痛

通过注射的方式让药物直到到达人体组织,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方式。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后,药物需要通过毛细血缓慢进入血液,起效相对较慢,但也要快于口服(舌下含服除外);静脉注射的起效速度最快。
注射止痛的优点是起效迅速,止痛效果的个体差异小(不受消化系统功能影响),注射的时间和药量易于控制;缺点是不够方便,且难以实现缓释、控释效果(止痛泵和静脉滴注的方式除外)。

注射止痛药

止痛泵止痛

止痛泵止痛其实是注射止痛的特殊形式:止痛药被封装到容器内,通过注射器及自动注射装置与血管连接,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定时、定量进行自动注射,也可由患者进行手动注射。
与传统的注射方式相比,止痛泵可以实现自动注射,药量的控制精度更高,有助于将血液内药物浓度保持在相对衡定且合理的水平。
止痛泵止痛常选用中枢类镇痛药,优点是方便高效,缺点是后期维护稍显复杂,且费用较高。

止痛泵

直肠给药止痛

通过灌肠、直肠点滴、栓剂塞入等方式将止痛药置入直肠,利用直肠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让药物进入血液并起效。优点是起效快、药物损耗小(不受胃肠消化液的影响),但操作起来可能不太方便。

直肠给药止痛

皮肤贴片止痛

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各种跌打损伤药膏。皮肤贴片止痛的原理是:让药物有效成分经表皮进入毛细血管,不仅可在局部起效,也可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循环起效。就皮肤贴片止痛而言,非甾类止痛药的应用比较多,利多卡因等类型的局部麻醉药物也有应用。
皮肤贴片止痛的优点在于方便易行,可实现局部麻醉效果;缺点是入血较慢,常见的中枢类镇痛药通常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皮肤贴片止痛

凝胶或药膏止痛

将药物加入到粘附性强的凝胶和膏剂,敷于皮肤实现止痛功能。其作用原理及优缺点与皮肤贴片止痛的方式相近。

止痛凝胶

椎管内给药止痛

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椎管恰当的内部位,对裸露的神经根进行麻醉,以实现相应身体部位感觉功能的阻断。
椎管内给药的优点是起效迅速、可实现大范围局部麻醉、效果良好;缺点是难度较大,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并且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广泛的肢体感觉障碍(冷、热、触、痛、运动、本体等一系列的感觉都将消失,相关部位处于感觉麻木状态)。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

神经阻滞法止痛

与椎管内给药止痛的原理相近,效果、方法及优缺点也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作用位置在椎管以外的周围神经,操作起来风险相对较小,但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有时需要在B超或X光的引导下进行操作)。
微信扫码关注
(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公众号二维码

0 个回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