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 5076阅读

深入了解PNF下肢运动模式

PNF治疗技术将下肢、上肢、躯干、颈等部位的运动方式分别归纳为2对(4种)运动模式。每对运动模式包括2种运动模式,这2种运动模式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互为拮抗,运动轨迹互为对角线,互为起始点。将这样的4种运动模式应用到训练和治疗过程中,可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让肢体得到全面的功能训练,是PNF治疗技术的精髓所在。

用PNF的运动模式实施治疗

四种运动模式

PNF治疗技术将下肢运动模式概括为2对、4种运动模式,分别是:
1、髋关节的屈-外展-内旋模式(结合踝关节背屈,足外翻,趾伸展,以获得最佳协调性训练;膝关节可屈可伸),再加上与之相反、拮抗、互为对角线的髋关节伸-内收-外旋(结合踝关节跖屈,足内翻,趾屈曲,膝关节可屈可伸)。上述两个模式中,前者是将下肢从后内下移至前外上,后者是将下肢从前外上移至后内下,二者的轨迹是一条斜线上的两个方向;这两个模式的运动轨迹与下面两个模式的运动轨迹彼此交叉。
2、髋关节的屈-内收-外旋(结合踝背屈,足内翻,趾伸展),再加上与之相反、拮抗、互为对角线的髋关节的伸-外展-内旋(结合踝跖屈,足外翻,趾屈曲)。上述两个模式中,前者是将上肢从后外下移往前内上,后者是将下肢从前内上移往后外下,二者的轨迹同样是一条斜线上的两个方向;这两个模式的运动轨迹同样也与上面两个模式的运动轨迹彼此交叉。

PNF下肢运动模式

治疗要点

1、患者和治疗师的体位。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头颈及脊柱处于舒适的中立位(尤其注意腰椎),某个运动模式的初始位置接近于那个与之配对的、相反方向上的运动模式的终止位(屈-外展-内旋模式的起点近似于伸-内收-外旋模式的终止位,或者说前外上方向的运动起点在后内下)。治疗师的体位以舒适、流畅地辅助患者完成整个动作为准,双手和双臂都要参与到动作辅助之中,一般情况下要面对患者下肢运动轨迹的那条假想线,双脚分开,双髋间连线与运动轨迹垂直,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迈步和退步调整身体位置,以便于流畅而合理地地施加阻力、牵引力、挤压力。
2、治疗师的手法。在PNF的运动模式治疗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在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大小适中的阻力,以获得最佳效果;尽量不与运动相反方向上的患者肢体部分产生接触(不要把这句话理解错了,和前面那句并不矛盾)。这就要求治疗师双手的抓握方式能够动态地在各个平面上施加阻力。例如,在屈-外展-内旋运动模式中,治疗师要对髋关节的屈、外展、内旋动作施加阻力,还要对踝背屈、足外翻、趾伸展等动作施加阻力,这就要求治疗师的手要按照患者肢体的运动次序抓握在不同的位置,并根据运动轨迹随时改变施力方向,还不能够对患者肢体关节动作造成干扰。治疗师的抓握方式,应以手掌内在肌发力,而不是前臂和肘关节处的大肌肉发力,让拇指和其他手指像U型夹那样轻轻握在合适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蚓状肌抓握法”(如下图所示)。

蚓状肌抓握法

3、阻力、牵引和挤压。在PNF下肢运动模式中,治疗师要对患者的髋、膝、踝、足、趾等关节施加运动阻力,这个阻力应让患者肢体产生显著的力量刺激,同时又不会让动作停滞,不可让其他部位产生代偿。除此之外,在起始动作中,可对关节实施牵拉,有助于动作的启动,在终止位对关节实施挤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定。
4、视觉和声音。尽可能地让患者用目光关注运动中的肢体,通过视觉反馈提升学习效率;通过简洁准确、缓急有致的语言引导和纠正患者的动作。
5、运动时序。下肢运动模式涉及踝、膝、踝、足、趾的协同运动。一般情况下,应先引导远端的肢体(趾、足、踝)进行运动,然后从远端到近端协同运动,最后整条运动链发力至终末点。如果某个关节存在短板,可将其他关节固定(但仍要发力),对存在短板的关节和动作进行强化训练(加强时序)。
6、其他技术的。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牵拉所产生的牵张反射促成肌肉收缩,利用强侧肢体动作以及头颈和上肢的动作协同产生扩散和强化效果,还可实施放松、等张组合、拮抗肌反转等PNF技术。

用PNF下肢运动模式进行治疗

应用举例:屈-外展-内旋模式(膝关节保持伸展)
1、患者仰卧,左侧下肢(以左侧下肢为例)髋关节伸-内收-外旋(腿伸展至床面即可;足的位置靠近对侧足即可,不必过度内收),踝趾屈,足内翻,趾屈曲;疗师站于其左侧膝关节以外的位置,右手抓握患者膝以上的大腿上外侧(拇指在外,其余手指在内,以便于对髋关节的屈曲、外展、内旋施加阻力);左手握患者足背,拇指在内侧,其余手指在外侧,采用蚓状肌抓握的手法,以便于对踝背屈、足外翻以及髋关节的动作实施阻力,同时还有助于在启动阶段实施牵引、在终末点实施关节挤压。
2、治疗师双手同时发力将患者的下肢向下方牵引,以辅助患者完成“启动”;引导患者足外翻、趾伸展、踝背屈(患者运动能力强时应施加阻力),然后告诉患者“抬腿、向外抬腿、顺时针扭腿”,引导患者同步完成屈髋、髋外展、髋内旋、踝背屈等动作,同时用双手在合适的角度发力实施阻力。在这个过程中,让患者尽要能地注视自己的下肢动作。

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视自己的肢体

3、当接近于终末点位置时,告诉患者“再来一点”,将屈髋、髋外展、髋内旋、踝背屈、足外翻、趾伸展等动作做到极致,然后,治疗师在终末点发力挤压患者髋关节以促进稳定。
4、如果有需要,可以终末点作为“伸-内收-外旋”模式的起始点,实施相反方向的运动模式。
5、同一运动模式的训练应反复多次,并尽量熟练、一致,逐步进阶。开始时应让患者充分了解这一运动模式的运动方式,以便于患者进行更好的主观配合。治疗师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特点,对手法、动作、语言指令等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6、在具备一定运动能力时,患者也可利用弹力带等工具自行训练。

pnfshangzhims2

微信扫码关注
(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公众号二维码

0 个回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