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 | JINLAIBA.COM劲来吧

掌骨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

时间:2021-01-31 / 作者:胖头鱼 / 分类:运动康复 / 浏览次数:2,425次 / 0个评论 发表评论

掌骨的血供良好,借助可靠的手术复位和固定,在康复初期保持掌指关节屈曲固定(以减少应力),在康复过程中进行肌腱滑动练习和功能性训练,通常可在6周内愈合并恢复应有功能。
尽管如此,掌骨骨折在术后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现列举如下并附以处理方法。

总伸肌腱粘连


总伸肌腱粘连会使指掌关节乃至指间关节的屈曲受限。应在康复初期进行肌腱滑动练习以避免粘连(可用夹板将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以使屈曲力量集中于一处);若无济于事,可使用动力型夹板加以辅助,并同时进行肌肉电刺激(刺激频率方面,开的周期大于关的周期)。

内在肌因肿胀和制动产生挛缩


手内在肌主要包括大鱼际肌、小鱼际肌、骨间肌和蚓状肌4种类型、19块肌肉,这些肌肉在长时间制动或肿胀时可能会出现挛缩。可以采用内在肌阴性体位(指掌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的方法对其进行拉伸,若不能凑效,可使用静止型的可定位夹板将相关部位固定于手内在肌阴性位。

手内在肌(掌侧)

手内在肌(背侧)

背侧桡、尺神经支刺痛


可采用“利多卡因离子电渗法”等方法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脱敏。

屈曲时手指交叉或重叠


使用“并指贴”,若手指在屈曲时出现旋转状的畸形,可能需要联系医生考虑实施复位和固定。

掌骨缺损且伴有指掌关节背伸不足


多因伸肌腱冗余所致,可在夜间将手掌及手指固定于伸直位,通过手指的内收、外展动作加强内在肌力量,针对内在肌实施“关”周期大于“开”周期电刺激治疗。

掌骨缺损引发掌侧突起且抓握时有痛感


可以尝试使用手套,症状严重时需要实施复位术。

手背水肿


依从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手掌)进行治疗,外加高电压刺激治疗以减少积水、促进循环。

皮肤疤痕引发屈曲挛缩


手背处的伤口瘢痕会使屈曲动作出现疼痛和神经性挛缩。这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硅胶膜材料将手包扎为握拳状(利用弹性不透气材料向疤痕施压),并在疤痕拉伸状态下进行加热、摩擦和按摩,将有助于消除挛缩、去除疤痕。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劲来吧”参与学习讨论
也可以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后关注

请发表评论(无需注册)

你的昵称(可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