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 4253阅读

深入了解腹肌

腹肌是腹部肌群的总称,主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隔肌5组肌肉。其中,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左右各一束(组),腹隔肌则位于腹内中心位置。这5组肌肉从内至外依次为腹隔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及腹直肌(二者在同一层)和腹外斜肌。而我们平时所讲的、伴于腹部中间位置的“八块”腹肌其实是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共同产生的效果,所谓的“马甲线”主要是因为腹外斜肌和腹直肌比较发达,而“人鱼线”则是发达的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在小腹两侧彼此重叠的位置共同构成的形状。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从起止点、走向、功能等方面分别来了解上述5组腹肌。

腹部肌肉

腹部肌肉

腹外斜肌

很多人会以为腹直肌是最外层的腹部肌肉,其实腹外斜肌才是(腹直肌是被腹外斜肌盖住的,这也是八块腹肌很难练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腹外斜肌是最外层的腹部肌肉(再往外还有脂肪和皮肤),同时也是覆盖面积最广的腹部肌肉。腹外斜肌起于5-12肋的外表面,止于髂嵴、白线和对侧腹直肌肌鞘,完整地覆盖了腹部的前面和侧面。
腹外斜肌的走向由下往上倾斜,两侧对称肌束的走向呈倒“八”字,向心收缩时可使脊柱屈曲、侧屈、旋转。与其他腹部肌肉共同协作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到几乎所有的腹部动作之中(其他腹肌亦如此)。

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

腹直肌

腹直肌起于耻骨联合,止于5-7肋及胸骨剑突。腹直肌分布于腹部中线两侧,与腹内斜肌共同被腹外斜肌覆盖,与腹内斜肌共同构成第二层腹部肌肉,是脊柱屈曲和侧屈的重要力量。腹直肌呈上、下走向,左右两束彼此相邻(仅以白线相隔),从上至下被三组横向的腱划隔开,在腹部脂肪较厚且腹直肌比较强健的情况下,常常会展现出“八块腹肌”的样子。

腹横肌与腹直肌

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和腹直肌并列形成第二层腹肌。腹内斜肌起于髂嵴和胸腰筋膜,止于10-12肋、白线及对侧腹直肌鞘,体积较腹外斜肌小。腹内斜肌对称肌束的走向呈正“八”字,刚好与同侧腹外斜肌形成交叉状、与对侧腹外斜肌形成平行状。腹内斜肌可实现脊柱屈曲、侧屈和旋转的功能,在不同的动作中可充当腹外斜肌重要的协同肌或拮抗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肌是腹部最里层(第3层)的一层阔肌,起于7-12肋、髂嵴以及胸腰筋膜,止于白线和对侧腹直肌鞘,覆盖面积广泛(仅次于腹外斜肌)。腹横肌薄而宽阔,呈水平走向,几乎环绕腹部一圈,具有增加腹内压、保护腹部内脏、维持脊柱及核心稳定的重要功能。

腹横肌

隔肌(也称膈肌)

隔肌是一组位于腹部中央的肌肉。隔肌起于6-12肋内表面、剑突后侧、腹腔后部筋膜、脊柱L1-L3里侧,止于中心腱,环绕腹腔360度,像一层严密的隔段一样将胸、腹分割。隔肌在胸、腹收缩和扩张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核心及脊柱稳定肌。

腹隔肌

微信扫码关注
(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公众号二维码

0 个回应

留言